
有時候,小孩兒冒出句哲理豐富、無所顧忌的童言,會撞擊我們的心靈。
一堆人圍著四方桌子吃飯,自然是坐的少,站的多。4歲的小妹被媽媽拉過來吃飯,看到媽媽搬條高板凳讓她坐桌角,立馬拉下臉,瞪著圓圓的大眼睛,把筷子往桌上一拍,雙手叉腰,說:“我不喜歡坐邊邊角角。”正待媽媽強行把小妹往邊上拖,7歲的姐姐出場,勸說:“妹妹,小朋友要懂禮貌,坐公共汽車要給老人讓座,在家要讓座大人。”小妹嘴巴噘得老高,理直氣壯地說:“不,我坐邊邊角角會哭的,那就吃不進飯了。”姐姐見勸說無效,使出另一招:自己起模范帶頭作用。她悄悄地夾了點眼前碗里的菜,準備離開人群,去旁邊吃。可小妹眼尖喊住:“姐姐,媽媽說過,吃飯時要老老實實坐在桌旁,不能端著飯碗到處跑。”姐姐只好端著飯坐小冷板凳上吃。
兩姐妹跟著奶奶去鄉下,走進奶奶多年未住人的舊房子。小妹撅起小腦袋問奶奶:“奶奶,你的房子怎么這么破爛?”姐姐瞪著大眼睛說:“妹妹,你這樣說,奶奶會傷心的。”小屁孩毫不退縮地回擊:“本就破爛,幼兒園老師說不能說假話。”姐姐伸長脖子偷偷地瞄奶奶臉色。小妹則自顧自地蹲在地上玩耍著。
姑姑來看孩子們,帶來了一堆零食。姐姐樂得圍著姑姑跑,左一聲姑姑又一聲姑姑,叫得姑姑臉上桃花朵朵紅。小妹正認真地在桌旁畫自個兒的,姑姑進來說:“乖,叫一聲姑姑,就給你好吃的。”小妹不為所動,頭不抬,也不答話。姐姐一手拿根棒棒糖,一手用力搖妹妹的肩膀,說:“妹妹,你看這么多好吃的,喊姑姑啊。”小妹肩膀被姐姐搖得生疼,回過頭吼道:“不吃,也不喊!”姐姐無話可說,獨自去挑選自己喜歡吃的零食。姑姑耐心地坐下來問小妹在畫什么,小妹不理不睬,嘟著嘴畫著自己的畫。飯后,姑姑要離開了,小妹從桌子邊蹦下來,喊道:“姑姑,外面下雨,要撐傘。”坐在近旁的姐姐馬上喊:“姑姑,妹妹喊你了。”還未離開客廳的姑姑驚喜地回頭俯下身子問小妹:“剛才怎么不喊我?”小妹語出驚人:“帶吃的來,就喊;那沒帶吃的,就不用喊嗎?”姑姑不知如何回答,只得豎起大拇指對小妹說:“你牛!”
人生可愛之狀態,無非如敢于喊出“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沒有穿呀”的童言。但愿我們能將這樣的“可愛”保持!
責編:周媛
二審:唐劍華 終審:夏義鳳
來源:株洲高新區(天元區)融媒體中心
下載APP
分享到